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ASP站长网(Aspzz.Cn)-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热搜: 创业者 数据 手机
当前位置: 首页 > 运营中心 > 产品 > 正文

罗格朗数据中心解决计划

发布时间:2021-12-30 09:00 所属栏目:30 来源:互联网
导读:11月23 日,2021年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首站上海站隆重举办!本届峰会以智慧互联 重构AI+云时代为主题,众多国内外知名建筑智能化品牌企业及行业专家为大家带来涵盖5G、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绿色建筑、新基建、智慧城市等领域
11月23 日,2021年第二十二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首站——上海站隆重举办!本届峰会以“智慧互联• 重构‘AI+云’时代”为主题,众多国内外知名建筑智能化品牌企业及行业专家为大家带来涵盖5G、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家居、智慧社区、绿色建筑、新基建、智慧城市等领域的干货内容,共同分享探讨智能化行业发展趋势、新技术与产品应用案例。
 
随着网络需求的不断发展提升,数据中心的数量和规模在不断增长,也出现越来越多的运维工作,或将面临新的管理瓶颈。会上,罗格朗技术经理张晓蕾带来了《罗格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主题分享。

为什么说AI和云就是天生的一对
 
云计算的核心基础就是算力,而现在非常多的应用和场景都在涌现出来,所以社会对于算力需求是指数级增长的,以前基于IT的基础架构已经远远不能够满足IT时代到来的算力需求。AI是通过视觉、语音、语义来执行的新算力,这种算力承载古典算力成为主流,而且云计算也是AI技术发展的很好的推手。
 
为什么云计算是AI技术发展的推手
 
因为AI技术有核心三要素:算力、数据、场景。而各行各业的用户通过云计算、云平台需要上云,在满足的同时云计算平台积累了大量的场景和客户,所以AI想要输出也离不开云计算,两者就是天生的一对。
 
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就是云计算基础,就目前国家政策来说,是有史以来国家对数据中心行业达到空前的重视。比如说,2021年6月发改委发文章说数字中心是数字经济的发动机,而不是以前的“电老虎”,同样也是在6月发布了《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每年增速不能低于20%且利用率不能低于60%,整个中国2030年算力要达到200,这个超级算力达到10%,这是国家的大规划,同样也是在今年5月份发改委又推出了《东数西算》的政策,这也是国家的重大部署,更是国家级的政策部署。
 
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数据中心指导意见,大部分以低碳效益作为了重要考核指标。
 
另一方面,我们知道现在的时代称之为“后疫情时代”,有很多被接触应用场景,比如说语音命令、人脸识别、远程办公、视频等等,而熄灯数据中心下,远程监控管理、运维机器人也会被催生。
 
随着各个应用技术的发展推动,我们很多场景要进一步下沉。在工业互联网的环境里面,智能工厂一定会催生边缘化建设,而智慧城市里面包括已经肉眼可见的(苏州相城区)的自动驾驶交通、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应用发展也一定会推动大型数据中心的建设。未来数字孪生进一步发展是不是我们或者我们的孩子所生活的宇宙就会实现一个“元宇宙”概念呢?
 
所以,从国家政策到目前的社会现状以及各种应用的发展催生的各种场景,是不是都说明了数据中心,也就是云计算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呢?而这个变化落地之后,是不是我们的用户原来上云只是为了得到更节省的计算成本,但现在上云是为了企业能够赶上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的大潮,所以上云目的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
 
今天各位专家都介绍了中国关于“碳中和”“碳达峰”的双碳战略目标。国家的目标是双碳,所有的厂家、所有的用户、所有的人都要聚焦在双碳上。
 
数据中心的碳排放怎么做
 
数据中心碳排放不仅仅是直接排放,还包括了建筑材料、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出差差旅等都包含在整个建设碳排放中。
 
我们数据中心也可以说是智能化行业的从业者,现在应该想一些什么事情呢?对不对?国家给了政策和方向,我们其实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在数据中心碳排放当中寻找可以降低碳排放的可能性。
 
从建设角度来说,比如说机房建设不是可以采用集装箱式的机房?IT系统里面布线产品、冷通道、微模块等很多系统可否减少碳排放。
 
我们罗格朗一直以“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己任,我们不是说找到了风口,而是一直等风来。数据中心罗格朗中心的产品不仅仅是原来的综合部件产品,我们想推荐所有罗格朗解决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绿色能效产品。
 
罗格朗历史发展
 
在这个之前简单的介绍罗格朗,它诞生于1865年,是百年前诞生的一家企业,对应到中国历史发展流程上是中国清朝同治四年。经过百年发展后,这家由法国利摩日陶瓷工厂起家的小家庭工坊变成了全球企业。在全球180多家企业,除了传统北美和欧洲区域之外,还在中国做了重点部署,比如综合布线、机柜、低压成套、母线类产品,都是由中国制造到全球,罗格朗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品牌和办事机构,一旦整合数据中心品牌的时候,是有非常多的数据中心产品可以归纳出来。
 
我们有6000多名员工,900多家的合作伙伴和28个办事处,这是罗格朗的核心竞争力。未来我们的数据中心会有很多,像施工环节包括了碳排放,所以未来以阈值化和模块化为主的都是定制化的产品。在中国运营品牌有9个,在数据中心有一些是听过的,像克莱沃的PDU,这不一定叫做罗格朗,但是都姓罗格朗。
 
罗格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
 
我们看一下罗格朗的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首先分为四大场景,这是我们进行全球部署之后全新的罗格朗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包括了冷热通道、综合布线系统、传统光铜部分、端到端的配电、母线、配电列头柜、PDU、线缆管理系统、强电、弱电、铜缆、光纤。
 
这里面涵盖了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包括了四个方面:
 
我们的所有产品都是自研的,包括硬件和软件,还有所有的产品解决方案用到的电气元件。我们现在点击率比较高的产品是做了成套,而我们的所有都进行细节品控,我们有非常可靠性价比。我们做了全球部署,欧美、中美三大营销段采用了技术共享。同时,又把所有的产能基本上搬到了中国来,所以在产品快速交付以及产品价格上都有较大的优势,这是我们能够提供的认为最可靠的性价比。
 
我们符合国家大目标的绿色低碳的产品生产方案,我们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当中包括了我们产品在设计、选材、制造、以及后期运行当中所产生的各种碳排放都进行了低碳和绿色方案贯穿,同时也提供了智能化解决方案作为依据做了数据分析。我们的低碳就是从研发开始的。
 
我们第三方可以取得的认证在供配电、机柜冷热通道等方面是相当齐全的。
 
从数据中心角度来说,数据中心传输是分三种传输:铜缆传输、光缆传输、动力电力传输,而罗格朗四类产品打散放在三个传输系统里面,基本上所有的传输方案都可以满足。而数据中心的铜缆和光缆部分聊得比较多,这是第17次参与我们的峰会,以往峰会都是谈基础建设,所以谈数据中心聊得比较多就是铜缆和光缆。因为我们经常会关注性能,所以性能上长期位列的品牌都可以保障。现在要符合国家目标,也就是“双碳”更多要考虑可拓展和多效率。
 
我们看罗格朗产品怎么做呢?我们现在所有的建筑要考虑全生命周期,而不是单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全生命周期当中如果有一款产品尽量多实现建筑生命周期更多应用可能性,所以从产品研发角度来说,把某一个产品延展出更多的应用可能性,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就是光产品。刚才很多专家分析过光在未来400G、800G发展过程当中,很长一段时间是预端接光缆形成,这也本身存在着本身非常好的优势,未来更标准化的产品、减少施工环节的产品将会出现。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我们综合布线厂家一方面所有物理通道都会对齐,另一方面怎么从节能角度设计产品,并延长使用周期。
 
我们刚才很多专家聊了北上广深数据中心的批件,就必须要满足PUE值在1.3以下,而上海地区碳达峰年限达到2025年。如果这些指标在一直往下压的情况下,像冷通道就成为了不二选择,对核心设备进行制冷,这些原理就不多说了。
 
冷通道的产品都是预制化的产品,一定要在前期进行甲方和设计方的密切沟通,我们在上海、合肥、南昌以及宁夏都是有24小时可以响应的售前服务团队的。
 
我们配合着冷通道上走线的卡博菲产品,也是所有产品的里面的第一位卡博菲的网格式桥架,我们还有光纤槽、卡接式梯架,这些构成了数据中心物理层绿色结构。但是在实现运维的时候,还可以提供另外一些产品解决方案给到大家,比如说远程管理KVM系统,是美国的一套系统,它的高性能就不说了,主要是安全可靠,有非常多的加密技术、双电源、双连接,可以囊括各种应用,比如说数据中心的应用、半导体的应用、电力、广电系统应用等。
 
我们刚才讲了在数据传输当中的第三个除了光和铜之外还有电力传输系统,从输入动力配电、UPS输送配电等一整套系统都可以连成一条线,所以提供了所有传输可能性,包括了性能动力。
 
微模块产品相当于所讲的所有产品大的集成,还是刚才说的那句话,我们的微模块中包括了配电产品、IT模块、制冷模块所有的电气元件,我们是生产厂家,我们对于电器元件也是进行匹配的。
 
这么多的业主选择了刚才您所看到的整套系统,包括了北京大型机场数据中心,还有上海本地迪士尼数据中心,还有港珠澳大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我有一个做销售的朋友曾经与我聊过一件事情,他说刚做销售的时候都有中乙方心理,认为自己不管有个性,一旦变成甲方都会变成讨好型人格,事实上做成大的项目、与甲方保持很好联系之后,他说真正成功的销售和真正成功的品牌应该保有甲方心理,真正考虑甲方需要什么,现在这个时代推荐给甲方哪些是合理的。如果习主席所说的对于社会的碳达峰、碳中和的承诺是中国的大国责任,那么我们提供更多绿色能效类产品进行选择,就是罗格朗的企业责任。

(编辑:ASP站长网)

    网友评论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